7月9日,在银川市民大厅五楼C厅,“银领办”帮办代办人员马丽莎,按照流程帮助个体工商户办理业务。“有了‘银领办’人员指导,办事群众免去了叫号排队的麻烦,并自助高效地完成业务办理。”马丽莎说。今年,银川市印发“银领办”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工作制度,在银川市民大厅、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园区管理委员会,以及镇(街道)和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站),安排专人为企业和群众无偿提供政务服务事项的协助办理,确保优质服务全覆盖。
银川市在“帮办代办+兜底保障”方面双向发力,致力于打造前端服务有温度、后端支撑有力度的政务服务模式。在非工作时间,企业和群众如果有需求,只需拨打预约电话,帮办代办人员就能提供午间、下班延时或双休日预约办理业务服务。同时,鼓励镇(街道)和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站)为这些特殊群体提供高频事项预约上门办理服务。7月7日,家住金凤区明园小区的连女士来到满城北街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替年迈的父母申请公租房。她的母亲生病住院,父亲坐轮椅行动不便,便民服务中心得知情况后,主动安排帮办代办人员蒲小燕上门协助办理。
围绕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医保、社保、公积金等高频服务事项,梳理编制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140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清单166项。其中,150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可实现跨区通办,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不断延伸“跨域”广度,拓展“帮办”深度,以标准化建设、数字化协同、专业化服务为抓手,推动政务服务改革不断深入。
今年6月底,银川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收到甘肃省张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联系函,请求协助办理职工苏先生的公积金异地转移业务。苏先生在原缴存地张掖市离职后,因电话号码不正确无法联系,银川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动联系苏先生,并一对一指导他通过全国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平台申请办理异地公积金转移业务。原本需要职工“两地跑”办理的住房公积金事项,通过数据共享和电子化传输,在线申请即可完成账户转移,3个工作日内资金安全到账。
截至目前,银川市已实现95%的高频政务服务全程网办,90%的高频便民服务同城协办、跨区帮办。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行政审批改革科负责人韩星星介绍,社会保障卡申领、医疗保险异地转诊人员备案、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等事项已实现“全程网办”“跨区通办”,方便办事群众就近办理,节约了群众的时间成本。(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