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的风,如何掠过贺兰山的褶皱,点亮三湘大地的灯与景?
漠北的光,怎样穿越黄河长江,奔赴洞庭湖畔的工厂与街巷?
8月20日,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产送电,写下了跨越山河的答案——经过700多个日夜的匠心浇筑,1616公里银线如长虹卧波,让我国首条获批的“沙戈荒”新能源特高压通道横空出世。
只需0.55秒,宁夏的风和光便能化身璀璨电流,“闪送”湖南,“落脚”街巷楼宇、企业车间、百姓家中。自6月底部分送电至今,这条“电力天路”已稳定向湖南输送35亿千瓦时的电,点亮了写字楼的窗棂、超级工厂的生产线,甚至橘子洲头的璀璨夜景,让数以千万计的居民在炎炎夏日实现“空调自由”,稳稳托住了湖南迎峰度夏的能源底气。
铁塔如笔,银线为墨,在西北与华中的版图上,这支“神来之笔”持续书写着“西电东送”的传奇,也讲述着“宁夏动力”御风蝶变的崭新故事。
(一)
“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提升‘西电东送’能力”——去年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我国能源跨区域调配指明了方向。
能源是国之命脉。
中国的资源版图,自古便藏着“西丰东欠”的密码:西北大地广漠无垠,煤炭、硅石、风能、太阳能在此富集——以宁夏为例,202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宁夏煤炭产量当年首次突破1亿吨、居全国第八,保有储量超过320亿吨、居全国第十;硅石储量50亿吨冠绝全国,年日照超2800小时的光热、贺兰山脉绵延的风带,让这里成为天然的“能源宝库”。而东部与中部,人口稠密、产业兴旺,每一寸土地都涌动着对电力的渴求。
千禧之年,以“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开工为标志,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宁夏,这块在光阴流转中沉睡的“西部宝地”被唤醒,从此踏上了“能源出塞”的征程。
2011年,世界首条±660千伏电压等级直流输电工程——宁东至山东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西起宁夏银川东换流站,东至山东青岛换流站,长1335公里,经过5省区43个县市。如一条“空中运煤走廊”,每天上亿千瓦时电量从宁夏启程,将黄河上游的水电与宁东的火电,稳稳送抵齐鲁大地。
至今,这条通道仍是全国输电效率最高的通道。
“宁电入鲁”作为宁夏电力外送的“第一步”,开启了宁夏资源与东部需求对话的新纪元。
“宁电入浙”则被视为宁夏电力外送的“第一跳”,进一步巩固了宁夏“西电东送”的枢纽地位。
2016年,作为全国首个大气污染防治外送工程,这条额定容量800万千瓦、年送电500亿千瓦时的电力大动脉投运。
为什么是“一跳”?
它不再只输送火电,而是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与传统电力“打捆”,让西北的风与光,以追赶火电、水电的姿态,走进长三角的工厂与民居。
(二)
时代变化风起云涌,能源革命一日千里。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绿色能源站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央。躬身以待、时刻准备起跳的宁夏,迎来难得机遇:2012年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此后10余年,这片热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双碳”浪潮中锚定方向、激流勇进:一手抓传统能源升级,一手抓新能源发展壮大,率先在全国以省为单位整合风光、土地、电网接入等条件,编制风电基地和光伏园区规划,集中布局建设大型风电场和光伏园区,推动煤炭等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总规模持续扩大。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支持宁夏能源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为宁夏打开“爆发式增长”模式:
从发展规模看,截至目前宁夏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476万千瓦,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出力超过全网用电负荷和日新能源发电量超过区内统调用电量的省份;
从发电结构看,新能源占总电力装机比重达60%,成为全国第四个新能源为第一大电源的省份;
从用电结构看,2024年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达到31.1%,居全国第四,全区每使用3千瓦时电就有1千瓦时是绿电,用电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开挂式”加速向前。
…………
从挖煤卖煤、资源只是资源,到追风逐光、资源变身N种可能,宁夏早已由昔日的能源输出省份转变为我国“沙戈荒”新能源开发的主战场——这片可开发新能源超1亿千瓦的土地,正在开启一场起舞浪潮之巅的“能源出塞”2.0版。
(三)
把时间拉回当下。
作为宁夏第三条特高压通道,“宁电入湘”工程完成了宁夏电力外送的“第一跃”:工程将新能源作为外送电力的绝对主力进行规划建设,新能源装机占比超70%,创下同类工程新高;每年向湖南输送的超360亿千瓦时电量中,新能源占比过半,妥妥的绿色电力。
风光不问出身,兄弟本是一家。
这一次,在国家战略支持、两地高位推进、国网全力以赴、建设者星夜兼程多种力量的托举下,大漠的光、塞北的风完成了一次跨时空的能量接力,带有宁夏LOGO的“能源出塞”也完成了一次华丽蜕变——告别“火电外送”、步入“绿电主导”,构建起外送规模达2000万千瓦的“放电三华”新格局。
这意味着,宁夏在国家能源版图中的位置渐趋中枢。
一转身,是一个广阔的新世界。自此,大漠长河与橘子洲头便多了一份剪不断的牵挂。
宁夏,这个偏居西北的小体量省份,正以电力“小超人”般的存在持续“大能量”输出,让宁夏绿电成为全国能源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亮色,也让“西电东送”的故事,从“资源调配”升级为“绿色共富”的新范本,为区域协调发展探索了新路径。(记者 周一青 马晓芳 杨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