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 -> 厅局亮点
宁夏:绿电澎湃驱远路 数字奔腾赴新航
2025-10-30 11:04:53   
2025-10-30 11:04:53    来源:宁夏日报

  今年以来,我区为奋力打好能源安全绿色发展攻坚战,锚定新型能源体系目标,依托“西电东送”送端及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优势,通过增强传统能源保供、发展新能源与数智电网、推进绿电园区建设及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打好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攻坚战,以“东数西算”枢纽工程为核心,推进数据中心与网络建设、培育数字产业生态、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及AI应用赋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日前,记者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奋力打好能源安全绿色发展暨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攻坚战”主题采访团,深入我区部分市、县(区),挖掘我区在相关领域的典型案例与经验做法。

  项目牵引,能源转型全面起势

  在腾格里沙漠东南部,8.6万亩沙地上,640万块光伏板铺成“蓝色海洋”,组成3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

  作为“宁电入湘”配套工程,这里的光伏板发出的电可满足湖南六分之一的用电需求。宁夏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副主任工程师鲁俊介绍,项目创新“光伏+治沙”模式,板上发电、板间种养、板下治沙,通过草方格固沙和植被种植,使沙漠植被覆盖率从0.5%提升至25%,局地达50%,实现生态与能源效益双赢。

  今年以来,我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带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发展壮大市场主体,谋划实施好绿电园区项目建设,奋力打好能源安全绿色发展攻坚战,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创优势、增后劲、添活力。

  在宁夏,每一块光伏板、每一座风电机产出的绿电,不仅有了稳定可靠的销路,还有效拉动了本地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发展。

  走进大唐中宁200兆瓦/6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辆穿梭不息,塔吊挥臂运转,工人们紧张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该项目总投资11.6亿元,采用埋深150米的地下储气库设计,以空气为唯一储存介质,实现零碳排放与本质安全。“压缩空气储能虽然具有规模大、寿命长、成本低、更环保等优势,但软岩地质条件下人工地下储气库选址是该项目无法规避的难点。”大唐中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白杰介绍,项目联合顶尖科研机构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1.18亿千瓦时,可满足近1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将成为西北电网“超级充电宝”,有效缓解“弃风弃光”问题,为绿电外送和能源转型注入动力。

  跨域破圈,数字经济多点开花

  如果说能源转型是宁夏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脊梁,那么数字经济便是激活产业潜能的智慧引擎,让传统行业焕发新活力、开辟新赛道。

  走进石嘴山市玖倍尔5G智能观光牧场,一头头黑白花奶牛慢悠悠走进牧场的自愿挤奶机器人舱内。无需人工驱赶,奶牛站定位置,机器人便自动伸出清洁臂,先对奶头进行360度喷淋清洗,再温柔贴合开始挤奶,乳白色的鲜奶顺着管道流入制冷罐。

  “这是利拉伐V300自愿挤奶机器人,一台能服务70多头奶牛。”宁夏玖倍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路指着机器人舱门说。舱内的识别装置正闪烁着光,每头牛都有专属身份芯片,机器人能精准识别,还会根据牛的体型调整挤奶位置,比人工更细致。马路介绍,智能牧场建成后,可日产鲜奶48吨,每年实现产值6307.2万元。

  牧场里的“数字魔法”,正是宁夏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在这片热土上,数字技术如同具有极强渗透性的“黏合剂”,正全方位融入千行百业。

  今年以来,我区在培育数字产业生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强化人工智能应用赋能、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上下功夫,推动数字经济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实体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中卫市工业园区,中金数据零碳算力产业基地建设正酣。2266亩土地上,82万架标准机架的“东数西算”重大基建项目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在抓紧施工,力争一期一阶段4栋机房楼年底交付。

  “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大零碳算力集群,让‘东部数据’与‘西部算力’高效对接!”一期项目工程师程可的话音里满是干劲。

  从“西电东送”的绿色动脉到“东数西算”的算力枢纽,能源安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既筑牢了区域发展的硬支撑,又激活了产业转型的新引擎。未来,宁夏将继续以项目为锚、创新为帆,在能源绿色转型与数字经济融合的航程中,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航道。(记者 徐琳 白茹 见习记者 车雪龙)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王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