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资料刚交齐两天,60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11月1日,贺兰县晶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高长城说。贺兰县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县域适水产业,形成“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绿色发展模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贺兰监管支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贺兰县辖区内银行机构已向适水产业发放贷款385户,贷款金额达1.9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35户,贷款余额9378万元。
作为宁夏农业现代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的标杆,贺兰县聚焦稻渔综合种养等适水产业升级需求,打出金融服务“组合拳”。针对产业资金需求急、季节性强的特点,当地金融机构纷纷创新服务机制。
中国银行贺兰支行推出专属“渔业贷”,联合审批部门上门服务,一次性完成资料收集、签约办证全流程;交通银行贺兰支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推出“1+N”供应链授信模式,将金融服务延伸至上下游饲料商、经销商,全方位覆盖产业发展资金需求。
在信贷支持之外,贺兰县同步筑牢风险保障安全网,持续深化“政银保”联动机制。人保财险贺兰支公司推出财政补贴淡水鱼养殖保险,覆盖鲤鱼、草鱼等品种,累计承保面积5863亩,提供风险保障2690万元,支付赔款192万元。同时,针对特色品种定制专项保险,为140亩鲈鱼养殖提供保障并赔付39.16万元,有效化解自然与市场风险,让像高长城这样的从业者敢投入、敢创新。
从信贷“及时雨”精准滴灌到保险安全网兜底护航,从产业链金融创新到“政银保”协同发力,贺兰县的金融资源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既为农业现代化升级提供了资金支撑,也为城镇化夯实了产业根基,绘就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共富图景。(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若英)